大公网:多创新项目在沪展示 “智造”助力科创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16.11.06点击:287
2016年11月6日
大公网11月6日讯(记者倪梦璟)第18届中国工博会已于5日在沪闭幕,此次大会,不仅有“创新科技馆”带来高端制造,上海各大高校创新成果亦亮眼,为沪建设科创中心助力。记者获悉,此次工博会共有近700项来自高校的成果案例展示,中医机器人“大医”、国内首台质子治疗装置等项目引人注目,而在“智造”方面,AR/VR、超导体验区等更成为关注焦点。
记者获悉,在由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组织的“创新科技馆”内,有以“智能互联信息与创新绿色材料”为主题的科技部展区,展现虚拟现实、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领域高新技术成果,有以“智能驱动,高端制造”为主题的展区,汇集了多个创新制造亮点。其中,上海超导科技公司设立的超导体验馆,展示了其自信研发的中国首创乃至全球领先的产品。包括超导悬浮笔、超导无限充电装置等。而基于超导悬磁浮原理的运营识别自动写字笔,可通过语音识别系统写出文字,亦可通过体感识别系统;而基于超导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相较于普通无线充电大大扩大了能量输出范围,让观众印象深刻。
同时,航天802所针对轨道交通、公路交通等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地铁防撞、道路监控、汽车防撞、警用监控等系列雷达的研制和生产;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则一“开放创新、服务产业”为理念,开设主题展区并进行了智能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展示。
而在高校展区,多个项目的首发展示显示了高校创新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就带来了备受关注的中医健康服务机器人——“大医”。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杨华元教授介绍,“大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人机互动对用户进行中医健康辨识和健康管理,通过人机对话及多种外置的无线健康辨识仪器进行健康辨识,收集血压、脉诊和舌诊等信息及相关基础健康数据,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而“大医”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给用户提供一份基于中医九种体质的详细健康辨识报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扫描二维码获得“大医”健康服务机器人为自己提供的个性化保健方案。此外,“大医”还可以通过无线蓝牙技术开展穴位电刺激等,为用户提供保健服务。
而由上海庆强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以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上海浦东研发中心研发的质子治疗装置360度旋转机架,则突破了国外“多个承重圆柱支撑旋转机架”的局限性,达到了制造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的双降低。据介绍,目前,手术、化疗、放疗是治疗癌症的三大手段,其中,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则是最有力的的武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3月,中国拟投资质子重离子项目的医院就超过50所。
不过,目前,中国并没有360度旋转机架,而世界上成功应用的旋转机架,因其旋转结构主要采用多个承重圆柱来支撑旋转机架,为防止生锈,对治疗室的要求较高,维护成本很高。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仲梁维表示,此次研发的360°旋转机架能够帮助质子重离子治疗高效地控制束流横向位置、纵向位置的能量分布,精准匹配病灶的形状,并将粒子束按照最优路径准确打到患者的肿瘤中间。上海庆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庆强则表示,由于建设成本高昂,质子治疗相比普通放疗贵非常多,但如果高质量的旋转机架投入使用,同样时间段内能够治疗的患者数量可能会增加10倍,这意味着,平均的治疗费用亦将大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