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11.24点击:1704
【概况】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于1987年4月成立,隶属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基础医学部。1996年10月,基础医学部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在2023年5月,又进一步更名为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是院所合一的二级单位。其院训“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夯实基础、甘为人梯”,不仅是对师生的鞭策与激励,更是学院传承发展的精神指引。学院(研究所)名师辈出,名医荟萃,金寿山、刘树农、张伯讷、殷品之、裘沛然、凌耀星、傅维康、段逸山、柯雪帆、严世芸、费兆馥、王庆其等著名中医学家先后在学院任教任职,他们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学院发展的道路,为中医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学院(研究所)是教育部双一流学科-中医学的重要建设单位,拥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内经、中西医结合基础等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研究所对标一流学科建设要求,集中力量打造中基、中诊、内经三大优势学科,争创国内一流;通过人才引进等政策扶持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等特色学科。研究所下设中医经典文献研究室、中医四诊信息化实验室、中医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所下辖的上海市健康辨识与评估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中医四诊合参客观化研究及中医诊断相关国际国内标准研究。实验室吸取和借鉴现代多学科理论、新技术及方法,基于中医诊断信息客观化采集与分析技术、中医证候建模方法,研究健康、亚健康及疾病状态下的四诊信息及证候特征,并进行中医诊疗设备研发与临床验证,旨在为中医临床规范化诊疗、临床疗效评价以及中医诊断相关标准制定奠定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目前在编研究人员共12人,均为博士学位,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2人。“十四五”以来,研究所获得国自然项目共计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1篇,发布国际标准2项,协会团体标准2项,有18项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其中7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转化科研成果“TFDA-1”舌诊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共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副主编行业规划教材1本。
【联系方式】
地址:必威体育betway
电话:021-51322128
E-mail:tcm_zyxy@shutcm.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