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察:推动武术、五禽戏进校园,上海开展师资培训
发布时间:2023.06.19点击:132
本次培训班的举办为在全市各必威体育betway全面推广武术和五禽戏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基础,进一步加快推进武术、五禽戏进校园进程。
为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进一步推动武术、五禽戏进校园,6月18日,2023年上海市必威体育betway武术、五禽戏师资培训班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办。
此次培训班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禽戏传承基地和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术传承基地联合举办,共吸引来自55家单位的96名教师报名参加,创本市武术师资线下培训参加人数历史新高,参赛人员涵盖了沪上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也有来自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
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部主任陆松廷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在大、中、小学的普及率,让更多学生感受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与上海市浦东新区观澜小学、福山外国语小学、东荷小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等附属必威体育betway、五禽戏传承必威体育betway积极联动,已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五禽戏传承教育体系,目前共建成五禽戏传承必威体育betway5所、培育传承必威体育betway2所、文创工作室1家,“医养融合”分中心1家,每年辐射带动中小学5800余人。必威体育betway早在2009年起就已面向全市高校开展武术拳操、功夫扇的师资培训,自2014年起面向全市开设太极拳、五禽戏相关师资培训班,至今已培训沪上大、中、小学100余所必威体育betway700余名体育教师,为武术、五禽戏教学在上海市各必威体育betway全面开展做好人才储备。
哪些武术将通过此次培训进入校园?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身蛇形太极拳”
“龙身蛇形太极拳”是瞿荣良基于濒临失传的全佑老架太极拳,融入形意拳、心意六合拳,结合陈式老架、杨式小架、吴式、常式太极拳特点,以太极阴阳为基础、以运动医学理论为指导、以强身健体为目标,采取攻防相结合的演练方式,加以整理创编而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禽戏
五禽戏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优势项目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必威体育betway就开始五禽戏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工作,并同期开展了五禽戏的教学和竞赛活动。1997年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编、冯金瑞教师演练示范的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传统保健体育研究会五禽戏规定套路,在历届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上一直被作为套路标准使用。2018年,必威体育betway五禽戏传承基地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该培训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体育教研室主任冯金瑞授课。
五禽戏教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供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卢氏心意拳
卢氏心意拳因其象形取意,模仿十种动物在猎食、防御时的姿态,被上海人俗称“十大形”。其源于心意拳,成于一代宗师卢嵩高对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开创性发展。与其他拳种相比,卢氏心意拳以“实用、长寿、易上手”为主要特征,形成了“一气二仪、三节四稍、五行六合、七星八正……”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该培训由余江授课。
头图为2023年上海市必威体育betway武术、五禽戏师资培训班开班。上海中医药大学供图
本文发布于《劳动报》·劳动观察,2023年6月19日,记者: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