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风采展示①
发布时间:2024.09.11点击:106
编者按: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持续加强必威体育betway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价值引领典型示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202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了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经评审,最终产生20位获奖者及20位提名奖教师。他们奋斗在不同岗位,以辛勤的汗水、育人的智慧和无私的精神,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好老师”的师德风采和人格魅力!通过专题展示,希望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奋斗实干,更好担负起筑梦育人、教育强国的使命,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燕海霞 中医学院
育人格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上海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曾先后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必威体育betway“金牌教师”、“三八红旗手”、“五四”优秀青年、“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学院“跨界协同育人——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优秀导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多项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主编、参编著作7部;荣获必威体育betway“敬礼中华,红色精神”思政教育优秀视频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150余篇。指导本科生科创课题10余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荣获第五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优秀创新报告奖。培养的研究生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上海市研究生创新论坛二等奖等奖项,入选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
倪梁红 中药学院
育人格言:求真务实,教书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承担不平凡的使命
中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必威体育betway“金牌教师”,示范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承担药用植物学相关理论、实验及野外见习课程等教学工作,先后20余次赴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组织模式,主持课程建设项目6项。获评校第十三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学组三等奖、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农科和新医科组二等奖。作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成立“本草先锋队”积极服务社会,传播中医药文化。多次带领学生团队深入藏区、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指导的实践项目获评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个人获评市级优秀指导老师。
虎力 针灸推拿学院
育人格言
勤勤恳恳教书,踏踏实实育人
针灸推拿学院针推文献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学院第三党支部书记。必威体育betway“金牌教师”“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杏林菁英”“杏林学者”。从事教学工作15年,他始终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念,生动诠释了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为师之道。他认为,诵读经典是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2014年起,他带领学生社团“九灵书社”开展中医经典诵读,坚持每周一次,寒暑假无休,十年如一日。他参与主讲的《针灸医籍选读》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并先后获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基本功竞赛高级组二等奖、校第十二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青年组一等奖。作为团队负责人,其带领跨学科“问题导向学习研究团队”、“针灸经典教学团队”分别荣获校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吴彩琴 护理学院
育人格言
用心育人,以爱执教
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护理伦理学和护理学基础主讲教师。她秉持“双螺旋结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人文关怀精神。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理解护理事业的崇高意义,学会以专业技能和仁爱之心去照亮他人的生命。曾先后荣获校金牌教师、三八红旗手和“十大杏林菁英”等荣誉称号,其负责的课程获评上海高等必威体育betway一流本科课程和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7部。指导学生项目获“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上海市护理学会护理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和“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等。
李明 科技人文研究院
育人格言
诚以待人,诚以治学
科技人文研究院各家学说教研室副教授。在“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中,她把丰富的历史、人文元素融入课堂,让学生们领悟经典、爱上中医。在史料重构的历史现场中,她引导学生透过书籍与古人对话,让依身卷宗的先贤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她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动力。多次获得省部级、校级教学竞赛奖项,获评三届校“金牌教师”,受邀赴全国多所中医药大学开展示范教学,受聘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客座教师。她积极参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受邀赴晶城中学等多所中小必威体育betway开展中医药科普讲座,担任闵行区精神文明办、闵行区教育局“少年修齐讲堂”特聘讲师,用生动的言语、有趣的故事在中小学生心中播撒中医的种子。
刘三宏 交叉科学研究院
育人格言:仁心仁术,育才育德
交叉科学研究院中药系统药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院党委委员、职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科学家。聚焦中药抗肿瘤药理与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近年来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封面文章6篇。担任《生命的化学》编委会委员、中国生化学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以及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特聘专家等。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团队合作和学术交流。所指导的多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罗氏大学研究基金等奖励。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
冯陈国 创新中药研究院
育人格言:培养品德高尚、独立思考的科研人
创新中药研究院手性药物研究中心研究员、联合党支部书记,上海市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专利授权20余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四)、蒂姆杂志社化学奖。他以严谨求实的治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倾心育人的情怀,成为学生们勇攀科研高峰的引路人,已培养硕博士生26人,本科生7人,指导学生荣获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创星一等奖和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青年优秀论文奖)等奖项。作为支部书记,带领支部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科研育人”引领型党支部,入选必威体育betway“攀登”计划样板党支部,获评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杨莉 中药研究所
育人格言: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用心育人
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物分析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中药学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兼任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第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作为中药学学科中药质量评价方向学术带头人,负责制订的石斛、党参、胆宁片等30余项标准分别成为国际、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发表论文180余篇,授权专利20项,其中2件新药研发专利实现技术转让。作为主要完成人,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从教18载,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毕业硕博士研究生50余名,为中药学领域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
张雯 国际教育学院
育人格言:教育植根于爱
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教研室教师、助教。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十年,开设《初级汉语》《中级汉语》等语言类课程,曾获校第十一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期间兼任语言生学生事务主管,她既是国际学生的汉语启蒙老师,亦是语言生在必威体育betway最熟悉的人,为他们适应海外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她也深知自己的职责使命不限于汉语课堂之内,还要用中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她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育人的德育路径,以自然、柔性的方式传递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她始终认为,汉语教师承载的不仅是教学任务,更是所有跨越山海的国际学生对老师的需要与信任。她用“中文”使学生获得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用“爱”开启了国际学生的心门。
王宾 体育部
育人格言:拳以修身,武以养德,术以润心
体育部国际武术交流中心主任、副教授。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博士研究生,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术七段,校级金牌教师,入选必威体育betway“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资助计划”“杏林百人计划”和上海市必威体育betway体育领军后备人才。从事传统保健体育的教研工作,担任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功夫与经络》课程负责人。作为普通生武术队教练,指导学生荣获全国比赛1金、2银、1铜,上海市比赛63金、59银、43铜,连续16届获上海市武术拳操比赛一等奖。主持和参与各级课题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5篇,出版学术专著2本,主编、副主编教材4本。参与创编舒络强身操、悦动夕阳健身操、中医体质养生功等养生功法10余套,定期深入必威体育betway、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教学,传播武术文化和健康理念。
[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