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风采展示②
发布时间:2024.09.12点击:68
编者按: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持续加强必威体育betway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价值引领典型示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202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了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经评审,最终产生20位获奖者及20位提名奖教师。他们奋斗在不同岗位,以辛勤的汗水、育人的智慧和无私的精神,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好老师”的师德风采和人格魅力!通过专题展示,希望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奋斗实干,更好担负起筑梦育人、教育强国的使命,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林江 龙华医院
育人格言:宅心仁厚,勤勉务实,励精笃行
龙华医院脾胃病一科主任、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入选上海市首批中医药领军人才。从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20余年。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参与编写高等中医药教材《中医内科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中英文版、“十四五”规划教材中文版以及中医住院医师《中医内科学·消化分册》“十三五”规划教材等书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10名。多名学生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和优秀规培医师,一名博士获“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他3次荣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表彰,并获评上海市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多次获得院级教学荣誉称号。
王倩 曙光医院
育人格言:以人为本,立德育才
曙光医院急诊内科(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她带领科室形成以病种和诊疗技术为中心的专科诊治团队,给危重症患者带去“生命曙光”,是同事们心中的定海神针,她身上具备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成为了大家的“引路灯”。她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临床教学工作,培养及指导硕士研究生8人,其中1人获校级优秀毕业生,1人获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她作为高校教师资格面试的评审专家,协同主持急诊医学方向教师准入评选工作。目前主持参与教学研究课题6项,出版专著3部,其中研究生教材1部,担任学会任职16个,主持参与各项科研项目11个。临床教学中多途径、多手段、多方式鼓励和引导医师,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急诊和重症医学人才。
张琥 曙光医院
育人格言:实践与灵活并重,培养出色医者
曙光医院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及教学工作,曾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中青年骨干教师、上海中医药领军人才共同体,荣获2016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教师。他在教学上始终全心投入,在担任大学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和创新。其承担的教学课程获评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育部)、2018年人卫慕课优秀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示范案例、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荣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2020年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及奖项。
符德玉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育人格言:明志笃行,犁铧耕耘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师承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周端,何立人教授。从业36年余,长期参与教学工作,曾获优秀教学干事、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理论课导师等教学荣誉;长期担任《中医内科学》授课。主持《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和”之道学术思想在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生课程,并参与多本教材撰写。授课风格以临床案例及经典领悟融入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培养研究生及中医人才80余人,多名学生荣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中医青年人才等各类奖项。每年均在国家级以上学术大会做学术交流,并先后主办国家继续教育班10余次,传播海派中医的临证经验。
张颖 普陀医院
育人格言:卑以自牧,含章可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普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0年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上海市心律学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个社会职务。从医二十余年,始终致力于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参与各项教学工作,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并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受到同学们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先后承担或参与多项市局级课题及区级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十篇,SCI两篇。先后获上海市普陀区卫健委记功一次,上海中医药大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以及校级、院级多个奖项。
马桂芝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育人格言:仁心笃行,教学相长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教学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教学课题2项,参与教学研究课题4项,发表教学论文3篇。每年带教规培学员20余人次,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专业本科生实习、规培轮转、留学生临床见习及实习等临床教学任务。在带教工作中,她不忘初心,言传身教,关心学生成长,得到学生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她积极推进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带领团队获评2021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对外教育优秀教学团队,针灸科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带教科室。
李林霞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育人格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妇儿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26年余,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生和七年制研究生的临床带教,担任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任务15年,主持多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课程建设项目。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妇产科学》《中医妇科学》等多门课程的负责人,所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研室连续两年获评院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于2015-201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GeogeMason大学和UCDavis从事卵巢癌的相关研究和临床进修学习。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李四波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育人格言:立德树人,言传身教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国教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的课堂授课任务,带教硕士研究生1名,参与临床教学工作近20年,具有优秀的教学能力,曾带领团队荣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及“对外教学优秀教学团队”等荣誉。本人获评院级优秀带教老师及优秀教研室主任表彰,并参与编纂《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与评定》《骨伤康复学理论与实践》等教材。在学术领域,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用生物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第一负责人申请市级、区级及校级课题共4项,发表SCI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何东仪 光华医院
育人格言:德才兼备,薪火传承
光华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关节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荣誉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等。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1篇,其中SCI61篇。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以身作则,悉心育人,带教的学生曾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灵兰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杨志新 宝山医院
育人格言:中医传薪火,杏林播甘霖
宝山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中医全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十五党支部书记,宝山区名中医。兼任宝山区医学会理事、宝山区中医学组组长、中医质控组组长、市级规培结业考官、院级规培教学督导专家和院级师承导师。从事老年病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2019年成立宝山区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至今共培养师带徒人才9名,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2019年获评“陕西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教学查房比赛二等奖”,2020-2021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优秀科主任”称号。多次荣获院“优秀师承导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近三年承担区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共7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
[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