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betway

图片

请输入搜索信息

人物专题

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风采展示③

发布时间:2024.09.13点击:79


编者按: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持续加强必威体育betway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价值引领典型示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202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了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经评审,最终产生20位获奖者及20位提名奖教师。他们奋斗在不同岗位,以辛勤的汗水、育人的智慧和无私的精神,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好老师”的师德风采和人格魅力!通过专题展示,希望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奋斗实干,更好担负起筑梦育人、教育强国的使命,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本期向大家介绍十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校本部提名奖获得者。


刘世敏  后勤保障处

育人格言深耕细作,服务育人,甘为孺子牛

后勤保障处总务管理服务科科长。曾获上海市首届“绿叶奖”暨上海市高校后勤标兵(提名奖),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优秀考务工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工会工作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部门“党员示范岗”表彰、年度考核评定“优秀”。同时,作为“劳动教育体验岗”项目的核心骨干,他指导学生完成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月、毕业季物业服务文明离校周、学生河长体验日、爱粮节粮后厨开放日等多个岗位超2000小时的志愿服务,所在团队参加2023年校师德师风主题展演活动,并获优秀展演奖。他始终秉持服务育人、立德树人的工作理念,脚踏实地,尽心尽责,以德育心、以情润心、以劳健心,做好育人队伍的排头兵、领头雁、带头人。


赵心华  中医学院

育人格言博学笃行,医道育人

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教师、对外教育金牌教师、骨干教师,中医学院“生生”文化讲师团指导老师。师从王庆其教授、周国琪教授,从事《黄帝内经》、中医教育的研究以及临床疾病的防治工作。主持上海市教育研究科学项目以及上海市教委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及著作19部。主持上海必威体育betway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获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第三届上海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上海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思政”优秀项目三等奖、第二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大赛特等奖、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特等奖(排序第二)、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医学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三等奖。


蒋嘉烨  中西医结合学院

育人格言甘为铺路石,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中西医结合学院公共教学实验平台主任,高级实验师,教工第四党支部书记,硕士生导师。兼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基础医学类专业工作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专业分会委员。曾荣获校杏林青年学者和“十大杏林菁英”提名。他全情投入实验教学14载,参与构建了基础课程实验教学SOP体系和分子生物学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体系,曾获评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年建设成果一等奖等奖项。主持3项教学课题,发表4篇教学论文,获批9项软件著作权。指导大学生科创项目10余项,带领学生获得第七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我最喜爱的项目”等4项荣誉及2项发明专利授权。


张胜男  公共健康学院

育人格言循循善诱寻师道,厚爱育人树匠心

公共健康学院辅导员、助教,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公共健康学院团委书记、学生会指导老师。她始终守护初心,担负培养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做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陪伴者、领路人,与学生同向同行。筑思政高地,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关爱学生,当好学生的守护人;坚守初心,当好学生的筑梦人。她始终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用心教育引领,用情管理服务,用爱陪伴守护。她参与《公共关系与礼仪》和《军事理论》授课,为同学们授业解惑。所带班级荣获校“五四红旗团支部”和“先进班集体”等奖项,本人曾连续两年获评校“优秀辅导员”、校“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柏怡文  康复医学院

育人格言愿做微光,引领学生成长

康复医学院物理治疗教研室讲师,教师党支部宣传委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坚持以培养具有“国际标准,中国风格,中医特色”康复专业人才为己任。担任康复医学院“青松志”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带领学生投身各类社会志愿服务,开展体适能、跌倒评估等康复服务超过5000余人次,发挥康复特色,引领学生成长。工作以来,指导学生获得2023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学生技能大赛肌骨康复、神经康复组第一名、团体二等奖,获得第八届上海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十八届上海市“挑战杯”三等奖等荣誉,指导学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发表SCI论文6篇,获上海市卫健委青年项目1项,曾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金牌健康讲师、优秀青年班主任,上海市康复技能大赛三等奖、最佳人气奖。


王敬  马克思主义学院

育人格言传道授业有常,启智润心无声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讲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委员,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学生工作部主任。长期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一线,担任兼职学生辅导员12年。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善于用真情和爱心滋润学生心灵,用理论和方法启迪学生智慧,用理想和信念引领学生成长。与教研室老师共同打造“行知中国”“行走的课堂”“图说改革故事”等实践品牌,依托博士生思政课组建“杏马先锋博士志愿服务团”走进社区、中小学,开展社会服务。组织学院杏马研习社、杏马学习共同体学生,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推进卓越“杏马”青年培养。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周满英  图书馆(杂志社)

育人格言坚持教育初心,践行育人使命

图书馆(杂志社)文献信息教研室讲师,主讲信息检索类课程。她善于洞察学生的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科的融合,强调学术道德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全方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经常课外义务为学生开展信息检索讲座、提供数据库咨询服务,同时热心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践行教育者的社会使命。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竞赛,迄今已指导学生获评“上海高校信息资源发现大赛”个人优秀奖项38人次,荣获团队一、二、三等奖及最佳组织奖等诸多集体荣誉。科研方面,承担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4部。曾获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提名奖、优秀教学设计奖、优秀课件奖等,多次在年度考核、党员民主评议中获评优秀。


周恩  外语教学中心

育人格言教书育人,幸福的职业,神圣的使命

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上海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多本核心期刊审稿人。长期从事大学英语和翻译硕士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主持上海市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构建基于国际传播能力的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市教育科学和中国外文局“国家翻译能力”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10余本,其中主编教材4本(其中规划教材2本),副主编规划教材2本。曾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并获评校优秀研究生导师、金牌教师、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等荣誉奖项。


张宇奇  中医药博物馆

育人格言尽己所能,引领 积极 改变

一位长期在管理服务岗位上坚持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行为规范、能力培养及价值观塑造的好老师。从教26年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关爱学生成长,她乐于“和学生们在一起”,被同学们称为“宝藏老师”——她引导学生“克己复礼,和而不同”,组织“促进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团体训练,陪伴博物馆学生讲解员注重接待礼仪和价值引领,多次带队参加全国性大学生竞赛获得佳绩;常年指导大学生科创和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个性化拔尖型人才培养;辅导学生参加多项文体拓展活动,注重身心健康、全人发展。为着“百子同心,大医精诚”的教育理想,她积极探索管理与服务多元育人模式,倾其心血、尽己所能,护佑和引领莘莘学子成长成才。她指导学生多次在全国知识大赛、市级科创展示中获奖,因而获得“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管理工作者”“先进个人”称号,在多年“跨界协同育人”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工作中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导师”。


刘特  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

育人格言渔鱼兼授,敬业乐群

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老年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长期从事人体靶器官病理性衰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及中医药防治的医教研工作。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20余项,获奖11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8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并列)共发表SCI论文130余篇,主编专著1部。他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其培养的研究生均以优异成绩毕业,多位学生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优秀女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并指导学生获评校“神农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

[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