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中医好感悟|与《神农本草经》为友
发布时间:2024.10.28点击:11
我的爷爷是老中医,家里常常弥漫着中草药的味道,我就是在这中草药味的熏陶下长大。
小时候爷爷常常带我去后山挖草药,给我讲解不同草药的功效与用法,教我如何辨别草药,渐渐地我就对中草药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从识药、辨药到想要去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
在爷爷的众多医学藏书中,我对《神农本草经》一书情有独钟。初读《神农本草经》是在上中学的时候,那时的我知识浅薄,对书中的内容似懂非懂,疑惑不解,但还是硬着头皮读完了全书。上了大学后,我再次打开《神农本草经》一书,坐在图书馆的一角,真正静下心来去品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请教身边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终于解开了当年的疑惑:何为君臣佐使,如何辨证施药等等,与其说是“旧友相聚”,不如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涤,不仅仅使我对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病症以及采集、炮制等方法有了系统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我被其背后所蕴含的古代医学智慧和人文关怀所打动。
在《神农本草经》中,药物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工具和方法,更是与自然、人体紧密相连的融合部分。书中强调药物的天然性和与人体、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古代医家“天人合一”的医学理念。同时,书中对药物的性味、功效以及采集、炮制等过程的详细描述,也体现了古代医家对医疗实践的严谨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书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使我最震惊的是下品药:蜈蚣、蝎子、砒霜等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被视为毒物的东西,竟在中医眼中成了宝贝。小时候看到爷爷的药材中有蝎子,常常觉得可怕,后面读了《神农本草经》才发现小小的蝎子却有大大的作用:“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但任何药物都需要有精确的用量才能发挥它最大的药用价值,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在古代,有一农夫得了重病,他有一个很有孝心的儿子,他的儿子为了父亲到处寻医,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位有办法救他父亲命的老中医,后来这个老中医给这位孝子开了一副中药,附带一个盒子,这位孝子走在半路的时候很好奇盒子里是什么东西,于是便打开盒子看个究竟!这是他没想到的是盒子里有6只蝎子,他心想这个医生是不是要毒死自己的父亲,但又想父亲康复,于是在回去煎药的时候,怕蝎子太毒了会不好,于是只放了两只蝎子去煎熬!最后他的父亲死了…于是这个人把中医告到衙门,最后对质的时候,孝子按照中医的话拿出了药单,写了6只蝎子,才能以毒攻毒,量少反而会危害生命,最终判中医无罪。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下品药材用量恰到好处才是良药,否则仍是毒药,使我不禁感慨中医用药的严谨以及他们身上肩负的使命,他们操控着生死之关隘,不可轻忽半分。
“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那么读一本《神农本草经》就是和无数医者药师的心灵对话,这次的对话,让我们这些从事医疗工作的后辈们醍醐灌顶,《神农本草经》的创作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代代医者药师的呕心沥血,它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医学经典,更是一种传承、一种责任。它像身边的一个挚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身上的责任,秉承《神农本草经》所体现的医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不断探索和学习中医药学的奥秘和精髓;也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后世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与繁荣。
阅读作品:神农本草经
作者:张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