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中国书画邂逅中医药,中国著名画家陈家泠寄语中医学子在中西医结合之路上开拓创新
发布时间:2024.03.17点击:1937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书画与中医药文化二者“碰撞”将会产生怎样的奇妙反应?近日适逢开学季,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策划了一场由中国著名画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陈家泠主讲的“中草药书画艺术与《本草纲目》之美”的讲座和“岐黄丹青 造福人类——陈家泠中草药艺术书画与《本草纲目》展”,以此搭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平台,助力师生们提振“精气神”、提升文化自信、提高美学素养。
师生在展览现场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展览现场
讲座传递大思政意蕴
“艺术与时代结合,才能发挥巨大能量。”在3月6日的“中草药书画艺术与《本草纲目》之美”讲座上,由央视录制的《我的艺术清单-陈家泠》纪录片中,陈家泠如是说,他在紧跟时代步伐中,创作出一幅幅佳作。
陈家泠十分推崇毛泽东诗词,他的画作《咏梅》就是对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再创作。他说:“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写咏梅词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这首词表现出中国民族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气概,也是中国文化传承之道。”“梅花是报春之花。报春,就是引领这个时代的生机。”陈家泠一反传统的梅花样式,用寥寥几笔画出了梅的风骨。
讲座中的陈家泠
“从古至今,中国文人墨客对荷花情有独钟。在中医看来,荷花、荷叶、莲子、藕都有药用价值,而我创作‘荷花三部曲’则是紧跟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陈家泠重点讲述了创作《放》《霞光》《不染》三幅荷花画作的心路历程。这些作品寓意着开放的自信、民族文化的灿烂和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境界。他鼓励师生们和他一样“在精神上与时俱进,在创作中返璞归真”。
“中国书画与中医药同源同宗,我们的笔就像你们针灸用的针。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中国书画与中医药则需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画家之一,陈家泠在回答学生提问时,寄语中医学子在中西医结合之路上融会贯通、开拓创新。
讲座现场大屏幕两侧滚动播出陈家泠创作的《本草纲目》中草药画作和与之对应的药用功效书法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现场师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能力。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等,并于去年入选上海高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育项目。正如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赣在主持讲座时所说,这场跨文化讲座别开生面、富有内涵,是开展思政育人的有效实践。
展览引发大美育效应
丹青绘本草,妙笔颂岐黄。3月8日的“岐黄丹青 造福人类——陈家泠中草药艺术书画与《本草纲目》展”开幕式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举行。
“与上海大学合作共同举办的这次展览将中医药与当代书画艺术跨界融合,以艺术之美绘出本草之韵,是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次积极尝试,也是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开展美育的生动实践。”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希望大家在参观过程中体悟中医之道、欣赏书画之美。
仪式上一起观看视频短篇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指出,本次展览将丹青妙笔和本草药香相交融,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艺术相结合,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传化、创新性发展的高校样本。他希望“岐黄丹青 造福人类”的理念,激发出更多的创新与探索,启发更多人感受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仪式上,人民网(上海频道)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发出“从上海出发,向世界传达中医”倡议,倡导大家做具有上海特色、上海风格的中医药文化践行者、传播者,向世界讲好中医药故事,探索中医药国际化传播的“上海模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飘香海外。
《海派中医馆》短视频正式发布
据了解,拍摄海派中医短视频是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承担的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项目“长三角数字化中医药文化传播及科学普及一体化专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推动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和海派中医文化传承创新具有积极作用。仪式上,《海派中医馆》短视频正式发布,这些视频将成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世界传递海派中医文化智慧与魅力的有效载体。
陈家泠发言
“中国书画是一种非常美的艺术形式,和中医药文化同属‘国粹’,二者破圈融合,提升了美的境界,变得更有内涵、更有韵味。新海派水墨和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激发海派文化的引领性、创新性、经典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陈家泠话语中渗透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遗余力的真挚情怀。
随着参加仪式的嘉宾们剪彩完毕,“岐黄丹青 造福人类——陈家泠中草药艺术书画与《本草纲目》展”正式拉开序幕。
参观者可在博物馆三楼展区欣赏陈家泠教授创作的合欢花、丁香花、百合花等12幅中草药题材书画作品,在“花咏”文化盛宴中感悟中国书画与中医药文化的融合之美。据悉,该展览将于5月31日结束,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将依托本次展览打造“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的实践大课堂,推动上海中医药大学美育迈上新台阶。
本文发布于东方教育时报·学习强国,2024年3月16日,记者: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