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院团队构建载中西药脂质体光热响应水凝胶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
发布时间:2025.04.09点击:10
近日,必威体育betway中药学院冯年平、吕雅琪团队在Theranostics发表题为Hybrid NIR-responsive liposome/hydrogel platform mediating chemo-photothermal therapy of retinoblastoma enhanced by quercetin as an adjuvant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共载槲皮素/多柔比星脂质体(QD Lipo)的吲哚菁绿-低熔点琼脂糖水凝胶(QD Lipo/ICG/LAgel)。QD Lipo/ICG/LAgel是一种具有光热响应能力的可注射水凝胶药物递送系统,通过玻璃体注射将QD Lipo/ICG/LAgel植入玻璃体腔,利用近红外光的照射远程控制负载脂质体与光敏剂的释放,通过玻璃体腔内的局部可控化疗-光热治疗联合提升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疗效,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模式。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的眼内原发性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易以肿瘤团块的形式向眼内散播,形成“玻璃体种植”,还可以通过视神经浸润至大脑等其他器官。目前临床上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方法包括激光疗法、外部放射治疗、化学疗法、手术治疗等,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多以“肿瘤减容”为治疗目的,无法解决其易转移问题,并容易产生耐药性。此外,由于玻璃体腔内部无血管,对于已产生玻璃体种植的肿瘤,常采用玻璃体腔直接注射小分子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但小分子药物代谢迅速,难以在玻璃体中持续发挥疗效,频繁给药易增加眼内炎症、引起继发玻璃体种植的风险,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兼具长效缓释、高效抗转移、克服耐药性且安全性高的新型眼部给药系统,以应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现有的困境。
槲皮素(Quercetin,QU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中草药、蔬菜、水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QUE不仅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还能通过逆转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有效抑制胶质母细胞瘤、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转移。此外,QUE可下调热休克蛋白(HSP)的水平,从而降低肿瘤细胞的热耐受,增强热疗敏感性。然而,由于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QUE在眼内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共载QUE与化疗药物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不仅改善了药物在玻璃体中的扩散性能与眼内滞留时间,更实现了两种药物的时空同步递送与协同增效。为进一步增强药物递送的可控性和治疗效果,研究团队开发了温度响应型复合系统:将载药脂质体嵌入吲哚菁绿-低熔点琼脂糖水凝胶,通过近红外光触发双重效应——光热转化产生的局部升温既可诱导水凝胶相变实现药物控释,又能协同光热治疗(PTT)增强抗肿瘤效果。本研究巧妙性地整合了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调节优势与现代递药技术,提出“化疗-光热-中药协同”的多模式治疗策略,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必威体育betway冯年平教授和吕雅琪博士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林敏和刘秀梅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科技处、中药学院)